2021年9月联合国要闻摘编
字号: 小 中 大
(一)王晨出席第一届全球议会反恐大会并致辞。9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一届全球议会反恐大会并发表致辞。这次大会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是各国议会联盟和联合国有关反恐机构首次专门围绕反恐主题举办的全球性会议。大会主题为“议会在预防恐怖主义的战略前沿:为恐怖主义受害者搭建通往和平与更美好未来的道路”,共有112个国家的95位议长、42位副议长参加。王晨表示,国际反恐形势复杂严峻,恐怖主义与极端主义密切交织,加速蔓延。国际社会应把打击极端主义作为当前反恐国际合作重点,合力攻坚克难。他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坚持团结合作,强化反恐多边主义。二是坚持公平正义,摈弃反恐“双重标准”。叁是坚持改革创新,统筹应对全新挑战。四是坚持破除根源,推动平衡普惠发展。
(二)联合国秘书长发布《我们的共同议程》报告。9月10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联合国大会发布《我们的共同议程》(Our Common Agenda)秘书长报告,阐述了他对未来全球合作的愿景。联合国于2020年发起了为期一年的全球倡议,共有150万人向联合国表达他们关心的优先事项以及对国际合作如何影响未来的期望。秘书长的这份报告基于该倡议的调查结果,提供了相关建议、解决方案和行动构想,并展望联合国未来的25年。报告指出,人类未来的发展存在两种可能性。如果各国不能有效合作,那么人类将迎来一个“崩溃的、陷于永久危机的”世界。与此相反,如果人类能够通力合作,也可以实现完全不同的未来,即“多边主义的新时代”。为实现更好的未来,报告提出一系列建议,包括:保护弱势群体、不让任何一人掉队,实现更可持续的全球经济、更公平的国际贸易体系,加大气候行动力度,制定“和平新议程”,以及改革国际司法、加强数字技术和网络合作、反腐败合作等。
(叁)古特雷斯呼吁合作应对全球健康危机和贫困。9月12日是联合国南南合作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视频致辞,呼吁深化国际合作,以有效应对全球健康危机,减少贫困和不平等,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并避免发生气候灾难。古说:“新冠疫情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最复杂现实挑战,它正破坏我们在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来之不易的成就。在这个困难时期,事实一再证明,支撑南南合作的团结精神对发展中国家至关重要。”在整个疫情期间,全球南方国家分享了它们的知识和资源,以有效应对疫情并实现从疫情中复苏。各国应努力“建设包容和有韧性的社会,赋能妇女和青年,依靠数字化、绿色和蓝色倡议,发展壮大可持续金融”。南南合作和叁方合作为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案。“联合国将继续支持这些努力,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
(四)联合国秘书长年度工作报告:新冠肺炎疫情是联合国成立以来全球共同面对的最大挑战。9月16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布《2021年秘书长对于联合国工作的报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是过去一年的压倒性议题,也是联合国成立以来全球共同面对的最大挑战。疫情在全球引发医疗卫生、社会、经济和人权危机,这既凸显多边合作的重要性,也使其受到“极限考验”。无论是保护民众、保障就业,还是协助各国政府确保实现可持续和公平的恢复,联合国始终在疫情应对工作中发挥核心作用。报告还提出“联合国2.0”,更好利用数据、分析和通信,强化创新和数字转型,开展战略预测、预期并做好准备工作,注重实效,减少官僚主义并弘扬协作精神,通过这五方面工作,在整个联合国系统加快推进变革,确保联合国在未来25年及更长时间内不辱使命。
(五)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今年全球经济将增长5.3%。9月15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发布报告预测,2021年全球经济将增长5.3%,为近50年来最快增速,但经济复苏在不同地区、产业和收入群体间并不均衡。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至3.6%。如果政策制定者作出错误决定,增速下降可能比预期更严重。许多发展中经济体受到新冠疫情的打击比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严重得多,沉重的债务负担导致其财政政策空间受到挤压。缺乏货币自主权和疫苗供应短缺也阻碍许多发展中经济体复苏,拉大其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贸发会议认为,全球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将转移人们对亟需进行的改革的注意力,没有这些改革,发展中国家将继续处于弱势和脆弱的地位”。
(六)习近平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9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坚定信心 共克时艰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中国将隆重纪念这一历史性事件。我们将继续积极推动中国同联合国合作迈向新台阶,为联合国崇高事业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习近平强调,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人类社会已被深刻改变。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每一个负责任的政治家都必须以信心、勇气、担当,回答时代课题,作出历史抉择。第一,我们必须战胜疫情,赢得这场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斗争。第二,我们必须复苏经济,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共同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习近平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一是坚持发展优先。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叁是坚持普惠包容。四是坚持创新驱动。五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六是坚持行动导向。第叁,我们必须加强团结,践行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理念。第四,我们必须完善全球治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七)联合国举行高级别会议纪念《德班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20周年。9月22日,联合国大会举行高级别会议,纪念《德班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20周年。会议通过题为“团结起来,反对种族主义、种族歧视、仇外和相关不容忍行为”的政治宣言。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致辞时说,追求种族平等的运动方兴未艾,各国政府应采取具体行动,通过政策、立法、数据收集等方式,巩固这一势头。当前,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在制度、社会结构和日常生活中仍然广泛存在;结构性种族主义和系统性不公正仍然侵蚀基本人权;弱势和边缘群体继续面临仇恨、歧视和暴力等;仇外、白人至上主义、新纳粹意识形态等继续传播;反犹太主义、针对穆斯林和基督教少数派等的偏见以及其他形式的不容忍行为有增无减。《德班宣言和行动纲领》旨在打破歧视导致贫困、贫困强化歧视这一恶性循环,纲领通过20周年这一节点是反思现状和展望未来的重要契机。
(八)联合国秘书长呼吁打造新的全球粮食系统。9月23日,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在纽约联合国大会期间以线上的形式举办。这场峰会旨在通过推进粮食体系转型,实现全球“零饥饿”目标。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目前全球粮食系统已不能适应庞大人口吃饭以及地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必须努力打造一个全新的全球粮食系统。每天全球有数亿人饿着肚子;有30亿人买不起健康食品;有20亿人超重或肥胖。同时,却有4.62亿人体重不足。与此同时,近叁分之一粮食被损失或浪费,粮食系统还产生了叁分之一的温室气体排放,并造成80%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因此必须尽早打造全新的全球粮食系统。食物意味着生命,不挨饿是一种人权。此次峰会旨在以全新视角审视粮食生产、加工、分配等各环节,形成更加环保、安全、营养和方便的粮食系统。这也是推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部分,“改变粮食系统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九)联合国能源问题对话推动实现“人人享有清洁、负担得起的能源”。9月24日,联合国能源问题高级别对话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落下帷幕。来自不同地区的国家和地方政府、公司、基金会、民间团体和青年组织向会议提交了150多份“能源契约”,并承诺提供4000多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推动到2030年实现“人人享有清洁、负担得起的能源”等目标。此次对话确定的全球路线图呼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到2030年逐步淘汰煤炭,并将化石燃料补贴转向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35个国家以“能源契约”形式作出新能源承诺。此外,会议还宣布几项新的伙伴关系倡议,旨在向10多亿人提供和改善电力供应。古特雷斯强调,投资人人都负担得起的清洁能源将改善数十亿人的福祉,同时还可以创造从新冠疫情中复苏的绿色就业机会,推进所有可持续发展目标。
(十)王毅国务委员出席2021年可持续发展论坛并发表讲话。9月26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以视频方式出席2021年可持续发展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本届论坛主题为“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王毅表示,习近平主席出席第76届联大一般性辩论时郑重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为各国发展和国际发展合作擘画了蓝图,为推进全球发展事业和国际发展合作指明了方向。王毅强调,疫情给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多重危机和挑战,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性不是减弱了,而是增强了,深化国际发展合作的紧迫性不是下降了,而是上升了。中方呼吁以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为契机,坚定政治承诺,采取务实行动,推动国际发展事业向前迈进。一是深化抗疫合作,共同战胜疫情挑战;二是加强宏观政策协调,推动实现经济复苏;叁是坚持绿色低碳,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四是坚持公平正义,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五是坚持真正多边主义,深化全球发展伙伴关系。中国愿与各方继续共同推动全球发展倡议,为加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造福各国人民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