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联合国要闻摘编
发布时间: 2021-09-01
字号: 小
中
大
(一)多国政党和社会组织向世卫组织提交《联合声明》,坚决反对将新冠病毒溯源问题政治化。8月2日,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政党、社会组织和智库向世界卫生组织秘书处提交《联合声明》,强调面对新冠病毒对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的严重威胁,国际社会需要加强抗疫合作,呼吁世卫组织客观公正地开展全球新冠病毒溯源研究,坚决反对将溯源问题政治化。《联合声明》认为,人类是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重大危机面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病毒没有国界,不分种族,国际社会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战而胜之。病毒溯源是严肃的科学问题,应由全球科学家和医学专家合作进行研究,基于事实和证据得出科学结论。
(二)国家主席习近平向新冠疫苗合作国际论坛首次会议发表书面致辞。8月5日,新冠疫苗合作国际论坛首次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书面致辞。习主席强调,当前,疫情起伏反复,病毒频繁变异。我期待本次论坛会议为全球疫苗公平可及迈出新步伐,为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注入新动力,为人类早日战胜疫情作出新贡献。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向世界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积极开展合作生产。这是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物的应有之义。中国会继续尽己所能,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对疫情。今年全年,中国将努力向全球提供20亿剂疫苗。中国决定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捐赠1亿美元,用于向发展中国家分配疫苗。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推进疫苗国际合作进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极端天气将更加严峻。8月9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发布《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报告。报告认为,人类是造成气候变化的罪魁祸首,全球变暖正在加速,对整个气候系统的影响是过去几个世纪甚至几千年来前所未有的。大多数地区的强降雨事件很可能变得更加强烈和频繁。海平面将继续上升,冰层将继续融化。如果2050年能够实现碳中和,到本世纪末,海平面仍将比1995年至2014年间高出62厘米。这是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的第一部分,第二、三部分及综合报告将于2022年全部完成。
(四)联合国启动维和数字化转型战略。8月18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安理会介绍联合国维和数字化转型战略时表示,面对不断变化的挑战,联合国及其在世界各地的12个维和特派团必须全面“拥抱”新技术。新技术正在改变冲突的特征和性质,对平民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数字转型战略旨在推动总部和任务区的技术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当前和新技术的潜力,帮助维和特派团执行任务,包括提高洞察平民生命威胁的能力。联合国必须确保和平行动负责任地使用数字技术,制定明确的原则,并在可能造成伤害的地方进行人权尽职调查。
(五)新冠疫苗实施计划发出77亿美元紧急呼吁。8月16日,新冠疫苗实施计划发出77亿美元的紧急呼吁,以阻止新冠病毒危险变体激增,拯救世界各地的更多生命。世卫组织表示,77亿美元募捐呼吁不是额外的资金需求,而是新冠疫苗实施计划2021年整体预算的一部分,但突出强调未来四个月内的紧迫需求。这笔资金将用于扩大检测规模,使所有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的新冠检测增加10倍;保持研发工作超前于病毒的演变,确保测试、治疗和疫苗对德尔塔变异病毒和其他新出现的变异病毒仍然有效;解决急性氧气需求以拯救生命;帮助各国确定和解决有效部署和使用所有新冠工具的关键瓶颈;为200万名基本医护人员提供足够的基本个人防护装备,以确保他们在护理病人时的安全,并防止卫生系统崩溃和新冠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六)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将分两阶段在昆明举行。8月18日,经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四届主席团决定并经中国政府批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将于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和2022年上半年分两阶段在中国昆明举行。第一阶段会议境外人员线上参会,境内有关人员现场参会。主要内容包括开幕式、领导人讲话、高级别会议、一般性议程,发布“昆明宣言”等文件,同时举行生态文明论坛等配套活动和展览。第二阶段会议线下举行,以方便各方广泛而深入地磋商探讨,推动达成一个凝聚广泛共识、既雄心勃勃又务实可行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七)联合国儿童基金会:10亿儿童面临极高气候风险。8月20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报告指出,生活在中非共和国、乍得、尼日利亚、几内亚和几内亚比绍的年轻人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使他们的健康、受教育和得到保护的权利受到威胁,并将其置于受到致命疾病威胁的风险之下。这份名为《气候危机是一场儿童权利危机:儿童气候风险指数》的报告,首次从儿童角度对气候风险进行全面分析。报告根据儿童遭受气候和环境冲击(如气旋和热浪)的情况,以及他们获得基本服务的情况,对这些冲击造成的脆弱性进行排名,发现世界上22亿儿童中,近一半约10亿人生活在33个被列为“极高风险”的国家。
(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史上最大规模6500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分配生效。8月2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发表声明表示,价值6500亿美元的史上最大规模一轮特别提款权(SDR)分配正式生效。如果运用得当,本轮特别提款权分配将是应对当前危机的一个独特机会。特别提款权分配将为全球经济体系提供额外的流动性,为各国补充外汇储备,降低其对成本更高的国内和外部债务的依赖。各国可以使用特别提款权分配提供的空间来支持其经济,并加强危机应对工作。据介绍,目前,特别提款权正按照各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比重进行分配。约2750亿美元将分配给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其中低收入国家将分配到约210亿美元,有的国家得到的分配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6%。
(九)亚洲开发银行:新冠疫情可能使亚太8000万人陷入极端贫困。8月24日,亚洲开发银行发布报告显示,去年新冠疫情可能使亚洲发展中国家多达8000万人陷入极端贫困,有可能破坏2030年消除贫困和饥饿的全球目标的进展。此外,卫生、教育等领域的进展也停滞不前。截至2017年,亚洲发展中国家约有2.03亿人,即5.2%的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中。如果没有疫情,这一数字在2020年将下降到预估的2.6%,但新冠危机可能将去年的极端贫困率预估值推高约两个百分点。由于本次疫情带来的人员和社会经济损失,联合国2015年通过的全球发展目标变得更加难以实现。亚开行首席经济学家泽田康幸表示,“亚太地区已经取得的进步令人印象深刻,但新冠疫情揭示出的社会和经济裂痕可能削弱该地区的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
(十)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阿富汗问题决议草案。8月30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3票赞成,0票反对,2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一项对于阿富汗问题的决议草案,中国和俄罗斯投了弃权票。决议强烈谴责了8月26日发生在喀布尔机场附近的袭击事件,并重申在阿富汗打击恐怖主义的重要性,要求不得利用阿富汗领土威胁或攻击任何国家、庇护或训练恐怖分子,同时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努力,向阿富汗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并呼吁各方允许人道主义救援全面、安全和不受阻碍地进入阿富汗,以确保援助能够送达至所有有需要的人。决议还重申维护人权的重要性,尤其是妇女、儿童和少数民族,并鼓励各方通过谈判寻求政治解决的方法,并鼓励妇女充分、平等的参与其中。希望塔利班能够遵守之前的承诺,在美军撤出后,允许所有外国国民和持有其他国家旅行证件的阿富汗人安全离开阿富汗。决议对喀布尔机场周围地区可能发生更多恐怖袭击表示关切,呼吁有关各方与国际伙伴合作,采取措施加强安全,使喀布尔机场能够迅速和安全地重新开放。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表决后的解释性发言中强调,阿富汗近期乱局同外国部队仓促无序的撤出有直接关系。希望有关国家能够认识到,撤出不是责任的结束,而是反思和纠错的开始。中方一贯重视阿富汗打击恐怖主义问题,强烈谴责近期发生在喀布尔的恐怖袭击。希望塔利班切实履行承诺,彻底切断同一切恐怖组织的联系。各国应根据国际法和安理会决议,坚决打击“伊斯兰国”、“基地”组织、“东伊运”等国际恐怖势力,坚决防止其在阿富汗聚集作乱。在反恐问题上绝不能奉行双重标准,也不能采取选择性作法。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