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空间法能力建设的立场和有关情况介绍
字号: 小 中 大
4月4日,在联合国外空委法律小组委员会第56届会议上,中国代表曾思琪就空间法能力建设阐明中方立场并介绍了有关情况。主要如下:
加强空间法能力建设是外空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和平利用外空、确保各国平等互利开展空间活动的重要法律保障。
2016年底,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布《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其中明确提出,着力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强国际空间法研究,积极参与外空国际规则制订,为航天强国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空间法能力建设,在继续积极推进空间法基础研究、教育和推广的同时,因应空间活动发展的需要,稳步开展国家空间立法工作。
在空间法基础研究、教育和推广方面,学界、航天产业界和政府相关部门各尽其能,相辅相成。在学界方面,以中国空间法学会这一全国性学术团体为主导,以各大高等院校国际法学专业为依托,通过开展年度学术课题研究、举行学术研讨会、出版发行学术年刊、举办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等形式,不断提升中国空间法研究水平,并向全社会推广普及空间法。航天产业界高度重视空间法在产业发展中的指引和保障作用,设立空间法研究机构,培养空间法学专家队伍。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发挥协调作用,经常组织空间法学界、航天产业界等人员共同探讨空间法最新发展和热点问题。
中国大力支持在北航设立的联合国附属空间科技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为发展中国家加强空间法能力建设做出积极贡献。2016年,区域中心“空间技术应用”留学研究生项目开设了空间法律与政策专业方向,是联合国首个开设该专业的区域中心,首批招收了10名留学研究生,积极推进了空间法的教育研究工作,为空间法发展培养储备人才。
在空间立法方面,中国政府在外空活动中始终切实履行条约义务,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并不断完善现有法律体系,以此规范、管理和监督各项空间活动,促进中国航天可持续发展。2016年,中国航天法立法工作按照国家立法规划稳步推进。在前期专题研究基础上,继续组织开展立法调研,就航天活动许可、空间物体登记、产业发展、商业航天、航天国际合作等航天立法涉及的重点问题开展深入研究。目前,法律草案初稿及支撑性论证报告已基本形成。此外,中国政府还颁布了《对于严格执行空间物体登记有关规定的通知》。法治航天建设已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空间法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一直支持联合国外空司在空间法能力建设方面发挥积极引导作用。中国将进一步深化与各国和联合国外空司的合作,与国际社会分享在空间法能力建设方面的实践和经验,共同致力于加强空间法能力建设,促进外空法治。